距离上一次敦煌游已经过去4年了,女儿日渐长大,终于可以尝试出一趟远门了。带女儿去见识沙漠戈壁,这是与江南山水完全不同的环境。
带着小孩对交通住宿要求较高,锁定了3个相对成熟的玩沙点:敦煌鸣沙山、宁夏沙坡头、内蒙古响沙湾。
- 敦煌以前去过,当时写了篇详细的游记:敦煌自驾5天4夜,主要景点都覆盖了。
- 宁夏沙坡头是沙漠+黄河景观,又是另一种风格。
- 内蒙古响沙湾风景较前两个差一些,纯粹是个沙漠里的度假村。但是商业成熟游乐设施多,甚至还有沙漠水乐园。
和老婆商量来商量去,决定二刷敦煌。地方熟悉不易踩坑,而且还有雅丹,上次留下的遗憾。整个大西北我们俩就去过一次,二刷竟然还去同一个地方,足见这座城市的魅力。
2025年的情况,杭州到敦煌有唯一一趟直飞航班,中午过后出发,傍晚到敦煌。女儿第一次坐飞机,很开心。
我们的行程,首尾2天没有游玩时间,半天在机场和飞机上。中间3天,第1天走西线看雅丹,后2天去鸣沙山月牙泉。
西千佛洞
这是西线一个沿途景点,去雅丹顺便看了看。
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,在敦煌市的东边。在西边还有一个形制类似规模较小的石窟群,就是这个西千佛洞。若不是这方面的研究学者,一般游客参观了莫高窟其实没必要再来这了,所以此处游客非常少。
我们去过莫高窟,娃太小对于石窟很可能不感兴趣,但看几眼长长见识也不错。来这刚刚好。
我们跟着讲解员参观了4个洞窟,禁止拍照。这边的石像损毁比较严重,但壁画不输莫高窟。几个细节印象较深,莫高窟没有:
- 全敦煌唯一的帐篷顶石窟,顶部沿着中央横梁往两侧斜坡下降,体现游牧民族文化。
- 损毁的雕像在民国时期尝试过重塑,但工作进行到一半就停了,可以看到佛像的木芯捆草裹泥工艺。
- 沙洲回鹘政权对此地的佛像壁画有过大规模修缮,有一处层叠壁画。回鹘人在隋唐壁画上覆上白墙重新作画,岁月侵蚀白墙颜色变淡,透出下层壁画,两个时代的壁画重叠在一起。
另外一些细节,诸如隋代佛像多以男性形象出现、释迦牟尼两大弟子阿难和迦叶的形象差别、壁画人物服装为古代服饰研究提供线索等,在莫高窟也有体现。
雅丹地质公园
雅丹是西线最远的景点,西线的公路通到这里就没有了,是断头路。
初到雅丹,相信没有人不被震撼。即使熟悉沙漠的人,在这也是崭新的体验。
这种完全平坦的地形,上面立着的雅丹体也都是清一色的水平纹理,加上遥远的天际线,在视觉上把水平方向延伸到了极致,给人以一种极其广阔的感觉,是混沌的大自然中产生的神奇秩序。
要说这种感觉和什么像,我觉得是飞机上看到的平流层底部云海。
这种景观的形成过程本身就充满了秩序,才得以创造出如此整齐的视觉效果。
借用雅丹官网的图,一眼就能看出它的演变过程。
在中更新世(约30–10万年前),敦煌—罗布泊被淡水湖泊覆盖,水的沉积创造了绝对水平的整齐土层。到晚更新世(约10–1万年前),陆地抬升,湖泊干涸,土层暴露出来,经受昼夜温差的破坏。同时新的地形条件带来了持续的大风,不断磨蚀这些土层。这个作用有点像水流冲刷形成河谷,强风在土层里劈开了一条条道路,形成垄岗状雅丹。风力和冷热交替继续把长条形的垄岗状雅丹变薄、切断,形成墙状雅丹、塔状雅丹、柱状雅丹,最后坍塌,消失在风中。
所以雅丹地貌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,我们如今看到的是它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。再过上万年,此地的雅丹将会完全消失。
观光巴士
第一段行程,跟随大巴车参观,逐个景点停留观赏。
首先来到了建在雅丹体里的一座派出所,当年开发此地所需的配套设施。
景区里的雅丹体形似各种物体,最逼真的是这个孔雀玉立,惟妙惟肖。不过女儿目前还感受不到这种景观的妙处。这个景点休息区有秋千椅,女儿和我在这开开心心荡秋千。
随后的众多景点中,最壮观的要数西海舰队。如此大量的垄岗状雅丹世所罕见。
来个动图感受一下。
这里大部分地方没有植物,黑色砂石起到了植物的作用,固定住下方的沙土,减少风力对地形的改变。
电动越野车
大致标注了一下地图,红色是观光巴士路线。这张图足够大,可以保存下来看。据我观察和推测,景区里至少有3种越野车:
- 图上的“越野车站点”,就是孔雀玉立景点,这是第1个遇到的越野车站点,我们没坐。工作人员介绍说,越野车的路线和观光车只有一小段不同,只走公路,但随时可以停。我猜想它可能会去观光巴士返程路上那个蓝色小环线绕一下。
- 在蓝色路线的起点位置,会遇到第2个越野车站点,我们租了这种,¥298/车。全程自驾,随时可停,但必须沿着一条石子路走,不可偏离。它是一种速度较慢的电动车,如果完全不停的话大约20分钟可以开到终点。
- 电动越野车路线终点,是景区的最佳日落观赏点,在这里会看到另一种越野车,还有像船一样造型的沙漠冲锋巴士。工作人员说这里的车可以沿着绿色线路开进戈壁腹地,沙地行车,再原路返回。能走多远我就不太确定了。
我们在电动越野车路线上走走停停,到处拍照,坐在戈壁滩上吃自带的哈密瓜。20分钟的车程玩了快2个小时。
来一组图集,感受雅丹的魅力:
如果是曾经的魔兽世界玩家,应该更能理解我在雅丹的这种欣喜。贫瘠之地、千针石林、闪光平原……看到眼前这些恍如时空交错的画面,会有一种想要独自走向戈壁深处的冲动。
雅丹的各景点像这个像那个,有的神似有的牵强。但要我说,如果去掉人类的想象投射,它本身的形态就是最纯粹的自然之美。
鸣沙山月牙泉
后面两天来鸣沙山月牙泉,这是个理想的沙漠遛娃点。
在国内你很少能找到距离城市如此之近的沙漠景区,沙漠的狂野和浪漫丝毫不减,但从酒店打车过去只要十几分钟。门票可以连续3天不限次进出,对酒泉市、嘉峪关市、青海油田和其他一些本地身份免门票,具体政策可以查查官方公众号。
景区有多个门,中门是正门,打车默认就是到这里。中门进来景观如上,正午十分还不是最美时刻,夕阳下的沙丘光影分明,会有更强的立体感。我上一次来敦煌的游记里有更多照片。
景区分东西两个区,东区是热气球越野车滑翔机等付费游乐项目,没什么明显的地面道路,主打一个挑战征服自然。西区是骆驼营地月牙泉,观光车也是往这边去的,主打一个西域浪漫情怀。
东区游乐设施上次来已经玩过了,而且基本不接受低龄儿童,我们就直奔西区了。烈日当空,带女儿在月牙泉边找个遮阳棚坐下,自由玩沙。
这里有我最喜欢的一处沙丘。画面外左下方就是月牙泉,这一处沙丘的造型、层次、山脊弧度都恰到好处,透着一股孤独的力量。
太阳角度逐渐降低,开始带女儿游玩。女儿一点也不害怕骆驼,每天都骑了一遍,要不是时间原因,她打算再额外骑一次。
参观月牙泉。泉边有一处月泉阁,小院周围郁郁葱葱,可登阁赏泉。
漫漫黄沙中,这样一座干净的泉边小院显得不太真实。
从高处俯瞰月牙泉,对面沙丘倒映在泉里。像一面斜坡直插水中,形成了一种深渊般的视觉幻象,十分奇妙。
月牙泉能常年存在于沙丘中,靠的是天然的地下水。但近年来地下水正在逐渐枯竭,敦煌市为保护这一自然奇观,人工引水补充地下水源,维持着月牙泉的水位。
这一方小泉水,在沙漠中维持着一个繁荣的生态系统。在这里生活着成群的麻雀,还有一只喜鹊在此安家,我们甚至还看到了一只流浪猫。
傍晚时分,沙丘的立体感出来了。我们决定爬上离月牙泉最近的山顶,观赏夜幕降临。
沙丘看着近在咫尺,看到山顶的人影时,你才能意识到它的高大。
登上山顶,赶上月牙泉灯光亮起,和夕阳交相辉映。
附近是月牙泉小镇。整个景区相比我们上一次来,新增了不少节目,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体验。
晚上8点半,星空音乐会在小镇开幕。没有歌手,大功率音响向着整个沙丘播放固定歌单,主持人活跃氛围。游客们手持荧光棒,坐满了整个山丘。万人大合唱,小年轻们唱动力火车的《当》唱得可卖力了。我还看到个20来岁的小姑娘,没有同伴,兴致正盛当街来了一段即兴街舞。大伙是真的忘我投入,氛围极具感染力。
当然,这个音乐会在意料之外,我们原本是想爬上山顶看风景的。沙丘的另一面,明月升起,完全是另一个静谧的世界。
音乐会临近结束,远方沙丘背后许多星星点点灯光飞来。我第一次亲眼看无人机秀居然是在沙漠里。
后一天再来鸣沙山月牙泉,还是玩沙和骑骆驼。不过这天有个神秘任务,下午去景区外面找了家摄影工作室,娘俩一番妆造变身大小飞天,仙气飘飘。这样的工作室景区外遍地都是,可以妆造+拍摄。我们选择了只要妆造,摄影师就爸爸来当吧。
这一天拍人为主,没留下多少风景照。傍晚拍完收工,没有再看音乐会了,赶回市区吃大餐。
返程的波折
最后一天飞机回杭州,由于直飞那趟时间太早,选了个在兰州经停的航班。不知什么原因,虽然去程一切顺利,没想到回程起降都感觉不太舒服,飞机快到兰州时女儿一直喊头晕。
在兰州候机大厅休整半个小时,上飞机继续长途飞行。靠近杭州时,飞机下降过程比较颠簸,女儿终于憋不住吐了出来,晕机了。
恰逢杭州暴风雨,飞机在萧山机场上空尝试降落又半途拉升。接到地面信息,当前无法降落。只好飞温州机场,降落后在地面等待指示。此时温州机场停满了改降的飞机,大家都在排队等着起飞。等了好久,最终杭州天气转好,又飞了40分钟抵达杭州。
出机场后打车回家。女儿似乎已经缓过来了,情绪不错。已经凌晨1点多了,在飞机上总共待了10多个小时,不亚于一趟国际航班,大家都很疲惫。但女儿的晕机还没完全过去,半途又是哇的一声,吐了一车。随后又陆陆续续吐了好几轮。到家只好仔细清洁一番,睡下已是2点多。
可能女儿好几年都不想再坐飞机了。不过这也算是个测试,至少我们知道了,近几年还不具备长途国际旅行的条件。
游玩花絮
9月初来敦煌,相比上一次4月份来,气候更加宜人,而且能避开4月份可能的沙尘暴。昼夜比4月份要各高10度左右,短袖外面套一件长袖防晒衣足够了,日夜兼顾。
西线非常远,没有公交,打车也不行,只能跟团、包车或租车自驾。雅丹位于西线的末端,从敦煌市过去单程就要2小时,在景区内只坐观光车大概也要2小时。所以如果打算去雅丹,其他西线景点最多只能再选一个。雅丹是很适合看日落的地方,只是小孩要早睡,敦煌日落又比北京时间晚2个小时,我们没这机会了。
我们西线这天选择了包车。一路跟本地师傅聊过去,才知道敦煌这个城市居然也有水电,师傅以前在敦煌的水电站工作过。虽然戈壁平原落差小,但水电也给敦煌的能源起到了一定补充作用。
敦煌本地随处可见两种树,司机师傅说一种是白杨,一种是钻天杨。但我这张图拍摄于西千佛洞,不确定是不是这两种。据师傅介绍,敦煌这些行道树下方都有水管,每二十几天就会浇一次水。毕竟敦煌一年的降水可能也就5天,大雨基本没有,能打湿地面就不错了。维持沙漠城市绿化,需要许多看不见的努力。
商业方面,敦煌市中心的沙洲夜市比4年前扩大了好多倍。之前只是一条短短的小吃街,现在扩展出六七条纵横交错的街巷,餐饮、文创、旅拍各种店铺都有。
夜市南门一街之隔,我们偶遇一家“陈老八羊肉粉汤”,很合我们胃口,女儿吃得也很香,光顾2次了。老板挺热情,见我们是外地游客,特意上前来介绍我们盘里的手抓羊肉哪块是哪个部位。看见我们俩把肥肉剔除掉,老板表示很震惊,用不成器的口气感叹:“那你们吃的是啥啊!”
夜市外面的本地小街巷,饭后消食可以去逛逛。卡其色的民宅墙壁,昏黄的灯光,还有沙漠风情十足的白杨,是非常新颖的体验。
此行开支明细:
最后,这两趟下来,我们把敦煌最值得玩的地方都玩遍了。也许下次再去,就只是青甘大环线顺带路过了,也非常值得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