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
Featured image of post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安吉馆

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安吉馆

带你走马观花云逛博物馆。

抽空去了趟向往已久的浙江自博安吉馆,在湖州市安吉县。离杭州很近,开高速1小时车程。

选择了下午场的参观时间,从12点到4点,时间比上午场长。但对于我这种博物馆爱好者,多少时间都不够啊。事实证明,4个小时看完6个馆,必须有所取舍,每个都细品是不可能的。

按官方推荐的参观顺序,6个馆依次是:地质馆、贝林馆、海洋馆、自然艺术馆、恐龙馆、生态馆。不过我第一次去,看得匆忙,照片拍得少,以文字讲解为主。

地质馆

开场就有点感人,一个球形的屏幕播放着地球46亿年的演化过程。四周小橱窗里配合陈列了各种岩石与陨石,花岗岩变质岩沉积岩,来自火星的陨石,来自月球的陨石,等等。

如果对地球生命史有些概念的话,立马就能感受到这个开场的妙处:46亿年的沧海桑田,这反复无常的无机环境中竟然诞生了生命。而一旦扎根,波澜壮阔的生命史诗就要在接下来6个馆里展开。

仔细观看影片,会发现内容惊人地严谨,涵盖了许多地质史上的重要事件。

雪球地球:波及全球的重大冰河期。冰川扩张反射更多阳光,陆地吸收热量减少,恶性循环,最终导致整个地表完全冰封。照片中是全球冰封后,地壳运动导致的火山活动正在逆转这一过程。

雪球地球

盘古大陆:地球史上第二次所有大陆板块聚合在一起,形成了一块超级大陆。盘古大陆中央距离海洋太远,无法被洋流影响到,形成了广阔的戈壁沙漠,这影片也是非常写实的。盘古大陆各部分再次分离,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各个大洲与大洋。

盘古大陆

东非大裂谷:地壳运动正在撕扯非洲板块与阿拉伯板块,形成纵贯整个东非的断裂带。而另一件重要的事情,是人类的祖先即将走出这里,走向世界。

东非大裂谷

地质馆的逻辑有一清条晰的主线,就是地址纪年。寒武纪以前的都归为前寒武纪,从寒武纪开始,每一纪都有尺寸和形式完全相同的橱窗,展示当时典型的生命形态,以及所处的环境。

参观时建议先不理会走廊另一侧的东西,就沿着这一侧橱窗逐一看过去,这是本馆的核心。如果具备一些生命演化与分类学的知识,就能感受到我前面所提的“生命史诗”:原初生命如何在海洋中诞生,生命如何在寒武纪蓬勃爆发,泥盆纪植物如何征服陆地,两栖动物如何上岸,中生代爬行动物如何一骑绝尘,恐龙末日后哺乳动物如何逆袭。一遍看下来,有种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畅快。

寒武纪橱窗

参观时不要忽视了橱窗旁边的小小地球,每个都不一样,标示着这一纪地表的大陆分布情况。可惜的是,这位置摆得偏低了,即使是儿童视角,看到的也几乎总是海洋,要蹲下才能看到大陆的分布。现场鲜有人与它们互动。

白垩纪橱窗

不得不惊叹于橱窗制作的考究。如果有植物学达人,应该会留意到,从白垩纪开始,橱窗植物开始出现低矮的小黄花,这符合最主流的被子植物白垩纪起源理论。也就是说,白垩纪开始,出现了第一批会开花的植物。

白垩纪橱窗小黄花

看过生命史诗,再回到地质馆入口处浏览走廊另一侧的内容。既然是浙江省自然博物馆,地质部分当然也专注于浙江的历史与贡献。

浙江由两个地块拼合而成。可以把地图软件切换到地形图,看看浙西丘陵中的裂谷带。

罗迪尼亚大陆:与开场的盘古大陆类似的超级大陆,大块陆地连成片。罗迪尼亚大陆比盘古大陆出现早很多。

罗迪尼亚大陆

冰川运动的证据

记得开场的雪球地球事件吧?那么大规模的冰川运动,是如何被证明的呢?一个关键是冰碛岩的发现。道理与这个擦痕类似,但更确凿。

冰碛岩是冰川缓慢移动形成的,巨大的力量把地面无论什么类型的岩石都撬下来,卷到冰河里大力揉捏。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岩石,会在这种作用下被紧紧压实,你中有我我中有你。当它们出土时,地质学家们就知道,哦,这一定是冰川干的,没别的可能了。它们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,证明了那一时期冰川遍布全球。

金钉子

展板上的介绍有点抽象,关于金钉子,这里展开介绍下。简单说就是:金钉子是划分不同地质年代的标准。

地球历史46亿年,为了便于研究与交流,我们要像唐宋元明清那样给它划定年代,切成几段。这么长时间地球发生这么多事,只切一次显然不够,光一个清朝还能细分出乾隆嘉庆道光呢。实际上,在地质领域,范围从大到小分了六层。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这两层:

  • 太古代
  • 原生代
  • 古生代(前4段的名称来源于英国地名,是相应地层首次被发现的地点)
    • 寒武纪(生命大爆发,出现软体动物、节肢动物)
    • 奥陶纪(出现脊索动物)
    • 志留纪
    • 泥盆纪(鱼类占据优势,主宰海洋)
    • 石炭纪(植物演化出木质部,变得很高大,能分解木质部的细菌真菌还未出现,因此大量木材沉入地下,形成了厚厚的煤层)
    • 二叠纪
  • 中生代
    • 三叠纪(恐龙时代开启)
    • 侏罗纪
    • 白垩纪(恐龙灭绝)
  • 新生代(哺乳动物兴起)
    • 第三纪
    • 第四纪

回到金钉子,它到底是什么?核心是特定物种的化石,由于这些物种太有代表性了,与之前的有显著区别,能反映环境的巨大变化,也就能以此为依据划分出两个地质年代。注意,生物只是划分的标记,它划分的是地质史。

每个展馆都有许多这样的电子互动装置。有兴趣的话,深入了解,可以对展馆主题建立起更立体的认知。

煤的形成

2楼一个无人问津的装置,感觉它给地质馆画上最完美的句号,恰恰与开场的地球演变相呼应。我们的脚下,是厚重的地球历史、生命历史。从时间尺度上看,我们引以为豪的现代文明,能在地层中留下什么?我们应该留下什么?

贝林馆

这个馆的名字比较特殊,是个人名。肯尼斯·贝林,成功的商人,也是著名慈善家。他向本馆捐赠了大量野生动物标本,其中绝大多数都陈列在贝林馆。这个馆,实际上是陆地动物馆。

1楼:陆地动物与环境

贝林馆1楼的主线是几个大洲陆地动物,依次展示了非洲、北美、澳洲的代表性动物。其中非洲篇幅最大,是全场的物种多样性担当。

这是个宏大的场景,只拍了局部。标本的体态动作相当写实,真的像是走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。

可能是我自然纪录片看得比较多,没太关注动物标本,因此场景照片没怎么拍。我更多是在看些文字介绍,了解动物们的生存故事。

非洲大草原上,不同食草动物如何各取所需,错位进食避免竞争,最大化利用资源。

这里谁看了应该都会拍,非洲大型动物全家福。

疣猪标本

标本的体态细节是有科学依据的。疣猪遇到危险时会把尾巴高高立起,告诉它的天敌,我很健康强壮,你怕是逮不着,我建议你还是换个目标。

好问题,让你理解自然生存法则,捕猎与生存的军备竞赛。

北美与澳洲,在大型动物的多样性上不及非洲,但它们是本场的物种演化史担当。

是什么造就了各个大洲截然不同的物种?

哺乳动物的演化有3个阶段:

  1. 原兽类:最原始的哺乳类动物。像鸭嘴兽那样,产卵、皮肤分泌乳汁,和今天多数哺乳动物一点也不像,但哺乳这一项勉强占了。
  2. 后兽类:袋鼠袋狼树袋熊,有袋类动物。生出来丁点大,生活无法自理,要钻进育儿袋完成剩余的发育才能独立活动。
  3. 真兽类:老鼠羚羊大猩猩,胎盘类动物。小羚羊出生几分钟,就能挣扎着站起来,一会儿就能跟着妈妈满地跑了,离开母体时已发育完全。

显然,胎盘类的繁殖方式对幼崽的保护更好,加上一些其他方面的竞争优势,让它们能淘汰前两类哺乳动物,这一趋势在各大洲都成立。但由于地理条件原因,澳洲早早地被大洋孤立起来了,与其他大洲的陆地通道被切断。那时候胎盘类还没有出现,于是有袋类在澳洲称王称霸,而在其他大陆则逐渐被胎盘类替代,退出历史舞台。

其实南美也留存着不少有袋类动物。因为从欧亚非大陆扩散到南美只有一条路,那时白令海峡的陆地还是连着的,有条窄窄的通道可以进入北美。巴拿马地峡断开很长时间后重新连通,胎盘类得以进入南美。由于进入时间较晚,南美仍然有幸存的有袋类动物,甚至还反过来扩散到了北美。

猫科动物,作为捕猎效率极高的杀戮机器,在各种陆地环境中几乎都占据食物链顶端。本馆也有浓墨重彩的大篇幅介绍。

猫科动物演化树

给你讲个猫科动物绕口令:狮子属于豹亚科,猎豹属于猫亚科;美洲狮属于猫亚科,美洲豹属于豹亚科。

猫科动物第1次大迁徙

字比较小,可能看不清,我大概复述一下:猫科动物起源于东南亚,特殊生活习性造成了它们惊人的扩散速度。多数猫科动物成年后,必须离开家庭,另觅栖息地建立自己的家族。它们的领地非常广阔,要迁徙到很远才能找到地方定居,因此迅速就把能占的地儿都给占了。

猫科动物第2次大迁徙

两次大迁徙都是因为海平面下降,新的陆地通道打开。对比之前的猫科动物演化树可以发现,先是小型猫科动物扩散到了各个大洲(澳洲除外),然后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大型猫科动物也扩散到了非洲和南美。

2楼:动物演化

贝林馆2楼的主线是物种演化,关注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种种变化。比如2楼入口处就介绍了趋同演化,完全不同的物种为了适应同一环境,演化出了相同功能的器官。最典型的就是翅膀,鸟类、哺乳类的蝙蝠、昆虫演化出形态各异的翅膀,都获得了飞行的能力。

眼睛朝两侧还是朝前,为动物提供了不同的能力。

瞳孔形状与眼睛位置道理类似,也是专注于警戒或捕猎。

各种瞳孔形状的优势,可能要点开看大图。

鸟类区是2楼浓墨重彩的展区,形象直观地用人类的工具作类比,表达了不同鸟类的食性和取食方式。看到鹈鹕的时候有点发笑,这小网兜什么东西都要去兜一下。不过火烈鸟主要不是吃鱼吧?这好像是一个Bug。

鸟类的喙(嘴)形状与其功能

接下来这面墙是前一块展板的延续,把鸟足也考虑进来了,你可以试着通过鸟喙与鸟足的组合,猜测它吃什么,生活在什么环境。根据鸟足可以把鸟分为7类:

  1. 涉禽:在浅水滩活动,不会游泳,但靠水吃水,长脖子大长腿。趾间有小面积的蹼,增大在滩涂的摩擦力。典型如鹤。
  2. 游禽:在水中活动,能浮在水面游泳,有的还能短暂下潜。趾间蹼张满,作为在水中运动的桨。典型如鸭。
  3. 陆禽:在地面活动,即使会飞,也不作为主要移动方式。双腿力量可支撑身体完成缓慢行走。典型如鸡。
  4. 鸣禽:在树枝上活动,个头较小,善于鸣叫,是筑巢水平最高超的一类。双腿细小,可自然抓握住树枝。典型如喜鹊。
  5. 走禽:在地面活动,不会飞的大型鸟类。双腿强健,奔跑能力相比陆禽有质的飞跃。典型如鸵鸟。
  6. 攀禽:在树干、崖壁等垂直空间活动。两趾向前,两趾向后,牢牢稳定身体。典型如鹦鹉。
  7. 猛禽:在空中活动。脚趾带有锋利倒钩,可以牢牢抓住猎物。典型如鹰。

鸟足的分类

鸟喙与鸟足的组合

搞笑担当鲸头鹳

鸟类部分结束后,展示了一些动物外观、行为适应环境的例子。

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的样子

拟态这么精彩这么苟的行为,真的不展开讲讲吗?

出口走廊

从2楼走下来,进入贝林馆的出口走廊。这里展示了贝林先生的简介和对科普事业的贡献。走廊一侧有条极其震撼的动物灭绝时间线,记载了17世纪以来灭绝的代表性动物,尽头是2018年野外灭绝的北白犀。

动物灭绝时间线

北白犀野外灭绝

公众往往更关注动物,而且是大型动物。实际上,工业化以来,算上灭绝的小型哺乳动物、爬行动物、昆虫、海洋动物、植物,哪止这么点呢?完整版时间线你不忍直视。

海洋馆

前两个馆用掉了我2个半小时,从海洋馆开始我就划水了,照片几乎没拍。

个人感觉,海洋馆的质量也确实不如前两个。动线有点混乱,先走一段上升螺旋到2楼,再走另一段下降螺旋到1楼,然后就开始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了,因为要以此处为中心向四周沿放射状方向探索。海洋馆逻辑也有点散,缺乏一条清晰的叙事主线。

上升螺旋还是有亮点的,拍了个小视频:【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安吉馆-海洋馆入口-哔哩哔哩】。走廊一侧是海洋主题的摄影作品,海洋环境那扑面而来鲜艳色彩,强烈刺激你的神经。

上升螺旋到2楼这一段,是生态系统的逻辑。介绍了水中生命存活的各种截然不同的环境:沿礁海岸、河口、红树林、藻林草场、珊瑚礁。其实深海也应该算,只是我们对它知之甚少。形式以展板图文为主,篇幅所限,缺少直观的标本和场景。

下降螺旋沿途,空中悬挂着少数几个大型海洋动物的标本(也可能是模型,不太会分辨)。

走完下降螺旋来到1楼,进入一个被环绕的空间,小型活体水族箱和展板混合陈列,展示的是鱼类、水母等常见的海洋生物。

从这个环向四周探索,还能陆续看到海洋哺乳动物、头足纲、南北极生态、深海探索、海洋经济、海洋保护等主题,比较零散。

翻车鱼内部构造

然后,我就匆匆出馆了。

自然艺术馆

这个馆其实很精彩,但是实在没敢多看,因为后面还有个恐龙馆呢。

自然艺术馆的主题很直接,在这里你就不需要什么地球知识、生物知识了。你只要带一双眼睛,直面自然界的美,所以花费时间不会太长。

1楼:生命之美

1楼主题是生命之美。这里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树叶、木纹、蝴蝶、甲虫、贝壳、羽毛等,以艺术化的形式陈列在一起。这些自然造物本身就精美,一旦大量摆在一块儿,气场扑面而来。

蝴蝶构成的五彩挂饰

甲虫橱窗

其实自然界的甲虫颜色比这还鲜艳,甚至有很多带有镭射光泽。我猜可能受限于标本制作工艺和馆藏资源,没有把甲虫色彩最梦幻的一面展现出来。甲虫属于昆虫纲鞘翅目,所有动物中种类最繁多的一目,物种的丰富带来了最多样的外观。

独角鲸

生活在极地的带有长角的鲸类,角的用途至今成谜。曾经人们认为用于破冰,可以在厚厚的冰层下给自己撞出呼吸孔。但较新的研究对此提出质疑,它的长角更可能在求偶繁衍过程中起到更大作用。

贝壳与色环

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证明自然界合成蓝色的物质是很困难的。色环靠近蓝紫色区域时,此处贝壳多为灰白色。虽然我们在自然界能看到不少蓝色的蝴蝶、花、羽毛,但并不代表这种生物合成了蓝色的物质,而是通过微观物理结构,用其他颜色玩了个巧妙光学伎俩。

红腹锦鸡颈部羽毛展开

2楼:非生命之美

2楼主题是非生命之美。准确说是形态各异的岩石和矿物,这方面了解不多,直接看图吧。

孔雀石,蓝色来自于铜元素

蓝铁矿

坦桑石

个人觉得坦桑石是全场最佳,当然也和这灯光有关系。透明物质在光照下呈现的视觉魔术,是晶体和原子尺度的量子现象,矿物的美本质上是物理学之美。

海蓝宝石

恐龙馆

剩下时间不多,但这个馆我决定认真看。现场很多小朋友,非常热闹,这个馆对儿童吸引力最大。

踏进门那一刻,就觉得妙不可言。是一个投影仪把画面投在恐龙模型身体上,位置刚好吻合。画面轮换,展现恐龙的骨骼、内脏、肌肉群、皮肤,别处很少能看到这样的内部透视。

这里分享一个我发现的彩蛋,如果你进门第一眼被刚才的恐龙身体构造吸引,那就很可能错过这个彩蛋。我为此特意退出去,重新进门,你会发现门口地面有一条光带,指向墙壁并分叉为2条,墙上是脊索动物的分类。

这是一个隐喻。身为脊索动物的我们,重走演化之路,见证脊索动物开枝散叶,最后找到我们人类自己所处的位置——有胎盘类。详见小视频:【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安吉馆-恐龙馆入口处-哔哩哔哩】

脊索动物演化树

恐龙的分类

进门第二幕,是刚才脊索动物演化树的展开,恐龙家族在此亮相。

恐龙演化树

在分类学上,恐龙根据其臀部的骨骼被分为两类:鸟臀类与蜥臀类。鸟臀类骨骼结构类似于现存鸟类,蜥臀类骨骼结构类似于现存其他爬行动物。

但注意,这并不代表鸟类是由鸟臀类演化而来的。鸟类的真正祖先,反而是蜥臀类的兽脚亚目。鸟臀类与现存鸟类的盆骨结构相似,可能是趋同演化的结果。

在这里遇到一个哭笑不得的事情。有个妈妈带着孩子来参观,走到恐龙家族演化树前,开始给孩子讲解。问题是这妈妈可能视力不太好,看岔了,张口就来:“你看,恐龙分为两大类,鸟臂类和蜥臂类,记住了吗?”然后她开始即兴发挥,给孩子现场出题:“现在考考你,三角龙是什么类啊?对,鸟臂类。霸王龙是什么类啊?是蜥臂类。”

这就是社会普遍的鸡娃现状。自己都还没整明白呢,就指望孩子什么都懂?

三叠纪

恐龙馆的叙事主线是按时间顺序来的。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,每一纪的代表物种、自然环境都介绍了个遍,还有大量化石模型与场景复原。

恐龙起源于三叠纪晚期。

走廊另一侧,介绍了三叠纪海洋里的情况。虽然恐龙仅仅指陆地上的这些家伙,鱼龙翼龙都不算是恐龙,但由于同一时期出现,也一并在恐龙馆里呈现了。

鱼龙是陆地爬行动物回归海洋的结果。早期的鱼龙游泳方式像今天的蜥蜴和鳄鱼,整个身体扭动前进。演化成熟的鱼龙则像鱼类一样,仅靠摆动尾鳍游泳,这是它们走向深海的重大突破。

混鱼龙,四肢已经退化到无法陆地行走了。

幻龙(鳍龙类)也回归海洋,但选择了不同的生存策略。它们止步于近海,趾间长出蹼,像游禽一样划水运动,捕食浅海鱼类。

幻龙

与此同时,陆地上,恐龙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。埃雷拉龙虽然仅有3-6米,已经是当时的顶级掠食者。前肢开始为捕食而演化,五指退化成了三指。

侏罗纪

到了侏罗纪,陆生霸主演化得更加凶残,捕食效率提高。从图片对比就能看出,永川龙身体各部分更加强壮,体长最多能达到10米左右。

永川龙

食草恐龙这边,蜥臀类里的蜥脚亚目恐龙也朝着几个不同方向演化。这类恐龙主要是身形巨大、长脖子长尾巴的食草恐龙,梁龙、腕龙、马门溪龙等。

注意这3类恐龙头骨,尤其牙齿。不同的牙齿结构反映了它们不同的进食方式,是不是很像非洲大草原上的分工?自然总能找到最具效率的办法。

3类头骨与牙齿功能

在侏罗纪展区会看到一个叫“死亡陷阱”的场景,细节很到位。值得注意的是冠龙的造型,前肢已经长出少量羽毛。冠龙是暴龙类,和霸王龙属一类。我小时候人们对恐龙的认识,还是光秃秃的样子。后来的古生物研究逐渐意识到,部分食肉恐龙身上很可能覆盖着羽毛。尽管尚存争议,但这已经成为主流观点。

冠龙档案

白垩纪

到了白垩纪,羽毛这一特征更加明显。迅猛龙是一种小型恐龙,与现代鸟类有很近的血缘关系。注意它前肢和尾部的羽毛,身上可能也覆盖着细密的绒毛。

白垩纪非常有代表性的食草恐龙是三角龙,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。图中小字说了个有趣的事情:三角龙颈部的盾牌与巨大犄角,谁看了都会觉得是防御武器。但最近的理论认为它更可能是用于求偶……

好吧又是求偶。先是独角鲸,然后是这货。今年还有一项研究认为长颈鹿的长脖子也是因为求偶演化出来的,并不是为了吃高处的树叶。反正谈恋爱总是比活下去重要,动物们的野性浪漫。 →_→

这套三角龙化石完整度很高,保留了大部分关键的骨骼。当然,馆里展示的这个是模型。

三角龙的对面,就是经常与它同框的老冤家,霸王龙。站在它脚下,看看这血盆大口,这压迫感不是盖的。

不要嘲笑它的小短手,从骨架来看,跟你掰手腕能轻松给你掰折了。

在逛恐龙馆1楼展厅时,有些位置能看到窗户。可以留意一下窗外,馆方在建筑外面也为你留了彩蛋。其中一个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草地上的恐龙雕塑,这个细节真的是很用心了。

恐龙生存与其他爬行动物

上到恐龙馆2楼,空间不大。迎面就是一只会动的霸王龙模型,很多小孩家长围在这拍照。

这层楼主要从行为方面介绍恐龙。看了这里的介绍我才意识到,通过化石来研究古生物的行为有多么困难。就拿呼吸来说,鸟类祖先那一支可以参照现存鸟类来理解,没有后代的鸟臀类恐龙呼吸方式则仍然是个谜。呼吸系统没有太多信息反映在骨骼上,而呼吸器官软组织则无法保存下来。

头骨内部结构的CT扫描,或许能反映它呼吸的方式。

2楼的另一大主题是同时期的海空爬行动物。

两类不同的翼龙与生活年代

10米的翼展,想象一下。

海洋爬行动物也给出了一个演化树。

生态馆

这个馆很大,但最后只剩40分钟参观。走马观花,大致弄明白了它的叙事逻辑。

开场先介绍了生物圈二号试验,这是一个最终失败的人造生态系统实验。为什么会失败?带着这个问题去参观。整个馆都在从各角度强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。

这个馆用多展区、大篇幅反复强调了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,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,食物链如何构成,水、碳、氮、磷在自然中如何循环。本馆的视角更加宏观,脱离了单一物种,关注物种之间的关系和互动。

这块小小展板就是一个例子。按之前5个馆的风格,那一定是用特写镜头,锁定松毛虫一生中某个典型瞬间。而在这里,可以纵览它的一生。松毛虫幼虫和成虫我都见过很多次,但第一次意识到这是同一种动物。

由于主题是生态,这个馆对于物种生存环境的塑造下了大功夫。开头的展区逼真还原了几种野外自然条件。

甲虫沉浸式展现在其生存环境中。

沿途有一段让人印象很深刻,但来不及拍照。那是一系列和地质馆类似的橱窗,每一个展示了不同环境与典型物种。亚热带沙漠、北美草原、高山雪原等等,动物标本与布景代入感很强,像一个个精美的水晶球。

接下来会遇到一个特殊的圆形空间,列举了物种间的关系与互动行为,每一种都有一则自然小故事,配上逼真的场景。整个空间汇聚了馆方的巧思。

详见小视频:【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安吉馆-生态馆物种相互作用-哔哩哔哩】

这个也比较有意思,应该是大多数人没考虑过的问题,我承认我也没考虑过。生态系统不仅在不同地点有差异,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海拔也大相径庭。

珠穆朗玛峰是最佳例子。8000米的海拔跨度,涵盖了7种生态系统,迎风面与背风面还不一样。

本馆还讨论了各种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。讲到降雨量时,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互动装置。

根据示意图,游客可以拖动下面的屏幕,动画里的降雨量会变化,植被情况也相应改变。按馆方的本意,是让你亲手改变降水,对生态系统施加影响。可惜的是,这个设备没有正常工作,无论拖到哪里,屏幕动画都显示热带雨林。

再往后走还有许多其他内容,介绍生态系统的作用与保护,不细说了。

临近出口处,终于来回答开头的问题,生物圈二号为什么失败。

答案当然不止上面这几行字,有一个小放映厅在播放生物圈二号的影片。真想坐下来看看啊,顺便把包里的酸奶喝了。可惜即将闭馆,匆匆瞄了一眼。

影片提到,生物圈二号的分解者太多,系统中的其他角色无法与之维持平衡。

结语

后半段全程最大感受就是——时间不够,火急火燎地看完了。但即使这样,全馆看下来也相当令我兴奋。非常精彩的博物馆,强烈推荐。

讲两个不足之处:

  1. 馆里的视频内容质量是挺高,但部分画面糊得令人发指,可能制作年代有点久远。
  2. 功能照明欠缺。经常遇到文字展板在昏暗角落没有光照的情况,阅读困难。

最后,给打算来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安吉馆的朋友一些提示:

  • 优先预约下午场,时间比上午场多一个小时。
  • 即使是下午场4个小时,也要有取舍地参观:
    • 带着孩子来认识各种动物,请重点参观贝林馆、海洋馆、恐龙馆。
    • 关心生命演化等宏观话题,请重点参观地质馆、贝林馆、生态馆。
    • 纯粹只是想感受自然之美,请重点参观贝林馆、自然艺术馆、生态馆。
  • 安吉县城到博物馆驾车半小时以内,可以在县城里先找地方吃饭。
  • 博物馆有地下停车场,条件不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