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持曲线上扬

基本上就是一个老油条的摸鱼宣言。

回顾过去十几年的职业经历,发现我很挑活儿,对不同任务有鲜明的好恶。好恶的标准,既不是难易度,也不是老板的重视度,而是时间的投入产出比。一件事做完,如果对节省未来的时间没有任何帮助,我往往提不起劲,哪怕是给大老板做演讲PPT。一件事再小,如果能在将来长期持续发挥作用,我会带着巨大的热情去完成,比如从各个业务PPT里提炼共性制作基础模板,稍加改动便可用于新项目。

这个发现在提醒我,最宝贵的究竟是什么——时间。一生30000多天,区区一个五位数,能大到哪去?30000元百元纸币,连一个电脑包都装不满。如果把人生30000多天想象成一张折线图,横轴是时间的流逝,纵轴是个人的能力。当我忙忙碌碌一整天,把按钮、输入框在画板里复制来复制去,摆放,对齐,我当天的图表就画出一条水平的横线,像死气沉沉的心电图。Bullshit job多做一日,人生就停滞不前一天。只有尽可能让图表更多地上扬,才能在有限时间成就更有意义的事,才有机会在未来打开局面。

然而需要警惕的是,多数时候,曲线上扬与企业的目标背道而驰。老板喜欢量化,喜欢看得见的东西。到了老板这个层次,都会用财务的视角看问题,因为数字实实在在,让人安心。

  1. 员工运用已掌握的能力去完成一项任务,可视为生产活动,能带来直接的在产品或产成品。企业为生产活动支付的成本属于营业成本,能直接转化为营收。
  2. 员工如果去做一些不在计划内的事,可视为研发活动,即使对未来有帮助,也未必能兑现。企业为研发活动支付的成本属于管理费用,是利润表上的负担。

在企业生存艰难时,这种趋势愈发明显。宁可驱使员工钝刀砍柴,也不肯让他们停下来磨磨刀。毕竟,砍柴也总有货物产出,令人安心。而一个员工自我成长到什么程度,有多少能反过来帮助企业成长,老板心里没底。老板的这个难处,我能理解。

但作为员工,要保持清醒,你的利益和老板是不一致的。老板即使给你机会,他也不是要你成长为另一个老板,而是一个能使电锯、能开伐木机的伐木工。老板他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过客,一个普通人。除了自己,没有人会为你的未来负责。如果工作不再能使人生曲线上扬,必须要自己创造机会。

最近深陷在给PPT找配图、替换配图的工作里,曲线横了很长时间了。我甚至想象了一下,如果我是大老板,知道自己花这个薪水招来的人天天在干这种事情,我要么把这个人开了,要么把给他派活的人开了。但是,老板的利益我并不在乎,我关心的是为自己的成长划出保护区。今天起,无论活有多少,都不能让它挤占我午休的时间,挤占我因为送小孩而早到公司的时间。这些时间可以好好利用起来:

  1. 看育儿书,让自己成为更好的家长
  2. 重新拾起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
  3. 保持英语的接触与运用
  4. 学习数据科学

至于堆积在那儿的一众杂活,晚一点或者糙一点又如何,总有技巧可以让对方接受,天塌不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