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人为本的矛盾

中午偶然想到,会不会在许多年之后,我们今天所说的“鼠标手”、脊柱弯曲,不再会被当成一种病,而是新时代人类的特征?

想想觉得不对,这个假设被迅速推翻了。

如果这些不是病,那腰间盘突出要作何解释?同样是现代生活的副产品,严重时却可能导致瘫痪。这些现象在影响我们身体的同时,其中多数都会带来生理上的痛苦,这绝对不能说是人类的进化。

科技的发展无法预料,今天的道德观、社会结构可能会被轻轻松松推翻。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事物:婚姻、语言等等,都可能消失,被其他某种机制替代。但有一样东西不会变,至少不会大变——我们的身体构造,这是一切的根基。

我们亲手打造了自己生活的环境,努力让其中的方方面面都符合人类的身体特征。通过助力,我们可以仅用转动方向盘的力量移动成吨的物体;所有建筑和交通工具的出入口,都至少能保证一个成年人顺利通过;闪烁的红灯与急促的警示音,强烈的感官刺激暗示了事态的严重……身边所有事物的设计出发点,都围绕着我们的手、身体和5大感官。

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里描绘过一个问题,为什么人们要把人工智能造得和人类一模一样?在一些具体的工作上,人类身体并不比专用的机器更有优势。但是,派人形机器人前往其他星球垦荒时,它们会在不经意中按照符合它们习惯的方式来设计和建造,把这些拓荒者设计得和我们一模一样,恰恰是符合了将来人类移民的生活习惯。

虽然是科幻,却揭示了世界的本源。一英尺的长度单位起源于一位国王的脚;古代城墙高度足以令人无法翻越;法定结婚年龄不会定在150岁,也不会定在15岁。整个人类文明,都建立在我们的生理特征之上。我们感受到寒冷和饥饿,于是意识到我们需要住所、耕种。另一方面,仰望星空也给了我们诗和远方。所有的创造物,最终都要为我们所用。上帝不会去创造那颗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,人也一样。

这就是设计的意义,帮助人们通过最基础的感官来理解和控制世界,同时最大程度免除身体的痛苦、打破身体的局限。我们用遥控控制电视与空调,用手套来抵御冬天的严寒,用盲文来帮助视觉障碍者参与大众生活……如果一种物品的设计,或者说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,会无法避免地给人带来某种痛苦,说明它仍然不够完美。无论如何,我们的身体会通过某种不适感告诉我们,还需要更好的方案。

以人为本,或许就是这个意思。

—— 180度大转折的分隔线 ———–

意识流本该到此就结束,然而我想到,世上又存在另一些东西,可以轻易推翻以上观点,比如说:高跟鞋,你觉得它的存在究竟是天才还是恶魔呢?

如果把心理因素也考虑进来,设计或许永远也做不到客观。设计者的喜好、价值取向,多少都会体现在他的创造物中,这正是有趣的地方。设计师、创造物、还有它的使用者,自然而然因为相同的观点聚集在一起,通过创造物进行一种精神层面的沟通,就像在读一本书。这种情况下,设计者的身份就变了,从幕后创世的上帝,变成了引领人们的耶稣。

这就容易让人困惑了,究竟该怎么做?满足需求和创造需求,似乎需要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。前者的设计方式,要尽可能隐形,让设计成为身体反应的一部分,任何引起不适感的细节,都是设计中的败笔。而后一种设计,却偏要让人注意到,不仅让使用者注意到,还要让旁观者注意到,这就需要消耗人们的时间和精力,但是他们乐意!

其实这并不矛盾,就像牛顿经典力学和相对论,该用哪一个,放到了具体场景中自然就清楚明了。或许你选择了某个设计方向,吸引了一批拥护者,另一些人却离你而去。但是没关系,人的多样性正体现在这里,尤其是在心理上。全自动洗衣机好过半自动的,所有人都能达成共识。可是要说桂花比薰衣草好闻,却并非人人都会同意。如果能赢得薰衣草爱好者的认同,这个设计也是成功的。

尊重人的多样性,同样是以人为本。

Built with Hugo
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