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atured image of post 熟练优雅地吃鲫鱼

熟练优雅地吃鲫鱼

保姆级教程,教你吃鲫鱼不扎嘴。

主要是吃菜技巧,也先归类到菜谱吧。

女儿牙都还没长出来,就先想到以后要教会她熟练优雅地吃鲫鱼,我家的这个祖传本领在她这不能失传了。于是思考总结了吃鲫鱼不扎嘴的技巧,附详细步骤讲解。

很多不太会吃河鱼的人认为,鲫鱼的刺是张牙舞爪随机长的。大自然不会干这种放飞自我的事情好吗!鱼的小刺叫肌间骨,能为这些鱼增加游泳力量,有整齐的排列。图里实心的黑线就是,这副骨头不是鲫鱼的,但类似。

鱼骨的核心是这条脊椎骨。肚皮处弯曲且长的骨头相当于人的肋骨,保护其中的内脏,吃鱼时比较容易剔除和避开。而脊椎上其余短且直的骨头,又很难从脊椎上弄断,当然也没有机会进到嘴里。其实包括人在内的所有脊椎动物,躯干部分的骨骼结构都是这个特定模式,脊椎贯穿和支撑躯干,肋骨保护内脏。不信你搜下蛇的骨骼,也是一样。

能扎到嘴的,就是这些会随鱼肉一起脱落的肌间骨。肌间骨的形状五花八门,多有分叉,但大体上有一条主干,主干较粗较硬,分叉较细较软。你日常能吃到的鱼,不会有丧心病狂长成雪花形或仙人球的肌间骨。既然都有主干,把肌间骨和鱼肉分离就能找到通用的方法,对各种鱼肉都有效。

现在开始正式讲解吃法。首先,一口鱼肉夹着肌间骨吃到嘴里,如果咔咔就是一顿嚼,主干或分叉会把你的牙龈扎成筛子。这时候要先用舌头配合上颚把这团鱼肉拍扁,就像做葱油饼。诀窍是不要太扁,就像图里这样,一个圆面团拍到这种程度就差不多了。这时,小刺能从肉团里微微露出头来,方便后面用舌头确定刺的位置和朝向。

然后,在扁肉团的基础上,用舌头来搓瑞士卷。注意,只是把肉饼搓成条,厚度先保持住。只要小刺不是正对着舌头,就扎不着你。由于每根小刺都有主干,即使肉团里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小刺,在搓成条的过程中,两者夹角也会越来越小,最后趋近于平行。现在,你嘴里就有了一个夹着小刺、但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的肉条。

最后,用舌头把肉条往外顶,让上下门牙正好对准肉条的中段。这时一口咬下去,不会扎到牙龈,反而能用牙齿把肉条里的小刺固定住。这时候,就像撸串一样,用舌头尽情把肉刮下来就好。这头刮完,转半圈再刮另一头。

很好,你完美地达成了骨肉分离,可以呸一下把小刺吐出去了。

这个方法之所以有效,是有数学依据的。相当于把原先分布在三维空间的线段,都压扁到二维平面上。再把二维平面的线段,都聚拢到一维线条上。复杂变简单了,混乱变有序了,自然就好处理了。

以后我就这么教女儿,够详细了吧。当然……事情也未必按我的预期发展,比如:“爸爸,我们以后能不能只吃比目鱼?”

补充一点题外话:为什么海里的鱼又没有小刺呢?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,反映了鱼类演化过程。鱼类诞生在海里,作为最原始的脊椎动物之一,一开始并没有肌间骨。之后有一部分鱼类演化出了肌间骨,拥有了更强的肌肉力量,在竞争中占据优势,肌间骨逐渐成了标配。这一时期,有些鱼类带着它们的肌间骨进入江河湖泊,开始了淡水生活。再往后,部分鱼类朝着肌肉力量更强的方向演化,用弹性十足的蛋白质代替了肌间骨,这类鱼往往可以达到更高的游速。在广阔无边的海洋里,捕食者和猎物之间开展军备竞赛,让这些高速鱼类彻底放弃肌间骨,把蛋白质发挥到极致。因此,多数海鱼的肉往往更Q弹。而同时,江河湖泊空间小,淡水鱼不需要那么快的游速,就朝着别的方向演化了,肌间骨被大量保留下来。

另外,中国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控制鲫鱼肌间骨生长的关键基因,让这个基因突变一下,鲫鱼就不长小刺了,其他各方面和普通鲫鱼无异。目前还没到商业应用这一步,希望我这个菜谱是白写了。